7月20日,在《心理剧与生命学习》课程微信群里,张红静老师写下这样一段话,代表着课程的正式结束:“课程虽然结束,但生活仍将继续,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成长可以发生在生命任何阶段。祝福大家在生活中都活成理想自我的样子,在不确定的世界面前,做一个稳定前行的生命意义的探索者和践行者。”今年暑假,基础医学院医学心理学与伦理学系张红静与张茜老师分别作为课程负责人和助教,开设了《心理剧与生命学习》课程,在从7月6日持续到7月17日的短暂课程之中,以“心理剧”这种团体艺术治疗形式,带领同学们探讨生命成长的议题,度过了难忘的探寻心灵栖息地之旅。获得了同学们的广泛推荐及好评。
学会打开你自己
心理剧是一种随着人们进入自身内在现实,让他们描述,并以他们看到的情形去运作的艺术治疗方法,能够通过戏剧行动排解情绪压力,并通过分享、支持和接纳创造一个能掌控的环境,然后让心灵自然疗愈的力量和情绪上的自我继续运作。在张红静老师看来,对于未来很快就走向社会和成立新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剧可以帮助大家、关注自我成长、练习怎么生活、探索生命的意义——这也正是她的开课目的。
“心理剧能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安全的舞台,是一种可以让参与者练习怎么过人生,但不会因为犯错而被惩罚的方法,是一种最好的人生预演和自我矫正的实践方法”,而面对来自不同专业、几乎从没接触过心理剧概念的同学,该怎样设计课程,让大家实现生命学习的目标呢?张红静老师选择循序渐进,围绕着打开自己,认识自己开始。
7月6日见面课上,张红静老师提出将打开摄像头作为起步,这让同学们既感到新奇,又感到紧张。“在张老师课上,我们每个人全程都要打开摄像头,一开始挺不习惯的,感觉做什么都很僵硬,担心别人怎么看自己,但还是慢慢放开了,和大家相处也越来越熟悉”,有位同学在课程中这样感慨。而张红静老师也指出,全程开摄像头不仅尽量还原了线下课堂现场,还能给予同学们安全感,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周围人的存在,知道对方在做什么,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和电脑屏幕打交道。同时,疫情造成的人际隔离状态会导致社会功能退行和情绪困扰,打开摄像头也有助于同学们恢复人际交往的正常功能、舒缓郁闷情绪。
二位老师还发挥她们的创造性,以突破线上授课的局限。比如在认识自我部分,张茜老师用微信头像代替线下的“动物卡”,为什么我会使用这样的微信头像?为什么我会画出这样的自画像?这其中暗含着我对自身的什么希望或要求呢?让同学们深入内心,去询问自身这样一系列问题,并为同学们一一进行解释,帮助同学们打开内心世界,深入地认识自我。
投入+用心
“排练和表演心理剧的过程不仅仅能够让同学们探寻自己的内心,还能够探寻自身与他人的关系。这些能力在日常中很可能得不到指导和训练,但却又被要求掌握”,在这样的实际需要下,张红静老师简化了对心理剧的理论介绍,将课程主要专注于实践之上。
由于线上教学的桎梏,张红静和张茜老师为课程添加了许多示范环节,将自己也投入表演中,直截了当地展现心理剧的表现形式和内涵。课上,老师们的激情和表现力也直观地带动了大部分同学,让大家调动自身情绪,展开联想,思索自身角色在相应情境下的表现。
在对家庭关系主题的心理剧表演里,分别扮演祖孙三代的同学按照自身对角色的印象和理解,展开了生活常见情境中祖辈父辈对孩子殷切的爱与压力,这种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也让同学们认识到自己以往处理家庭矛盾时的不当。“在和小组同学们选定剧本和角色时,当我听完同学的故事分享,看完其他同学的表演,我能感觉到同学们比刚开始更敢于表达自己真正的感情与事件,也注意到了生活中所谓的小事对一个人的影响”,在心理剧的表演后,有同学这样分享了感悟。
“我们这门课的核心目的不是学会心理剧,而是生命学习,所以在课程之中会格外注意同学们是否真的学会了应用心理剧,是否真的投入到了自我思考中”,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张红静和张茜老师总是时时关注每位同学的举动与情绪,用心鼓励大家参与到这场探寻心灵栖息地之旅中。而对于一些性格羞涩、难以表现自己的同学,老师们贴心地给这类同学先安排较简单的任务,并在表演中鼓励和关注他们,给予他们正向反馈——这样的温柔也逐渐帮助这类同学敞开心扉,更投入地加入课堂。
播下花种
7月17日,在最后一堂课上,张红静老师要求同学们回想见面课上对课程的期待和自身想达成的目标,用绘画的形式判断自身距离期待和目标的距离。在同学们展示的画作中,大部分同学距离很近,也有几位同学距离很远,这样的反馈结果给了张红静老师信心,也给了她反思不足,继而精进课程的动力:“有些同学的期待和目标与我的课堂目标是相符的,但他的画作中距离很远,在询问他原因和自我反思中,我也收集到了更多来源于同学们的诚恳的建议,能帮助我这门课未来帮助更多同学。”
看着摄像头里已经熟悉的同学们,回忆起他们在课程中一步步的变化,张红静老师也感慨万千:“同学们从课程开始到结束,精神面貌和团体动力都有很大变化,心理从防御、封闭到开放、自由,表情动作也是从紧绷、僵硬到放松、自在,大家相遇了一个个鲜活而真实的生命。同学们从陌生到熟悉,彼此建立了深入的连接,获得了难得的友谊。”,她把这门课看成播种花种的过程,在未来的生命旅程中,也许某些时候,这些同学与其他人相处或者遇到挫折和应激情况时,会使用课堂上学到的一些方法去应对,或者由本课程引发的生命学习的意识,可能会对他们在生活中某些抉择产生有益的影响,丰富生命的意义,绽放出他们生命最灿烂的色彩。
【供稿单位:本科生院 暑期记者团 作者:高鑫】